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睛隆

晴隆党校:“五种功”打好脱贫攻坚硬仗

2018年05月28日 14:55:17来源:亮点黔西南 作者:方卿

近日,笔者在晴隆县委党校了解到,该校针对深度贫困村贫困面广、村民素质低、地域环境恶劣、贫困程度深、短板多、欠账大、政策研究不透、办法不多、工作推动慢、脱贫困难大等实际问题,对全县包保脱贫干部厉兵秣马,强化训练和培训“五种功”,不但使全县包保干部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助力脱贫攻坚,而且本单位在包保的白岩村和五星村工作实践中,亦取得了突出效果。

2017年以来,晴隆县委党校先后举办了“翠华先锋·精准扶贫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对全县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包村干部,包保干部、村组干部轮训了一遍,共计16期4000多人次。强化训练中,该校紧紧围绕修炼“五种功”来精心设置课程,使参加培训的扶贫、脱贫干部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练好“铁头功”。所谓“铁头功”,就是善于动脑、善于思考问题,用智慧解决问题。关于这一问题,党校开设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课题。让包保干部们学会用辩证的观点找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习了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和“地域性”等;学习了感性和理性的认识方法和分析、总结问题的“辩证法”,使广大干部懂得了在纷繁的矛盾事物中理得清思路,看得出问题,找得出解决矛盾的具体方法。
练好“千里眼功”。所谓“千里眼”,就是洞察事物的能力、观察事物的本领。关于这一点,党校依然采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课题,教会包保干部们理论联系实际,联系政策,联系国内国际的相关事实看待问题,观察和分析事物。
练好“铁嘴功”。所谓“铁嘴功”,就是“能说会道”的口才、善于交流沟通的技巧、能力和本领。针对这一项,党校开设了“演讲与口才”相关课题,旨在让包保干部们进村入户助农脱贫时能够很好地和群众交流,融为一体。
练好“铁掌功”。所谓“铁掌功”,就是一种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抓铁有痕的动手能力。
练好“铁腿功”。所谓“铁腿功”,就是脚踏实地、走村串户、爬坡上坎、深入基层、踏石留印的“功夫”。
这“五种功”,是干部干事创业的“底子”,更是完成“攻克深度贫困堡垒”的看家本领。因此,该校在教学培训中注重提炼教材,要求人人过关。
做贫困群众的贴心人
晴隆党校单位包保的是安谷乡白岩、五星两个深度贫困村。两个村都是少数民族聚居村,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8%,贫困发生率高于50%,贫困人口较多、工作难度较大,群众思想观念落后,不易接受新事物,等、靠、要思想严重。党校面对这样的两个村,首先采取“精神扶贫”。党总支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围绕传统美德、脱贫攻坚政策、十九大精神等内容,采取交流、座谈等方式,引导贫困群众大力弘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时代精神;同时“当好贫困群众的贴心人”;以桩桩小事、实事帮助群众,感化群众,团结群众,从而组织群众进行产业调整,最终实现产业脱贫目标。
----县委党校2017年春节慰问白岩村贫困户10户,每户200元,共计2000元;发放棉衣5件、棉被5床给困难户;慰问村常务干部5名,慰问金每人300元,共计1500元。
----2017年4月,县委党校联合县农业局帮助解决农户“春耕生产”玉米种子1240斤,折合人民币17360元,覆盖全村569户群众,解决了群众购买“玉米种子”难的问题。
----5月31日,县委党校领导慰问战马小学师生,送去乒乓球桌一台,价值1800元、毛巾、作业本、铅笔、中性笔、文具盒、羽毛球、乒乓球等文体用品,共计2800元,总计4600元。
----6月,县委党校与村支两委负责人一道,积极到县直相关部门、企业“化缘”,得到经费2.05万元开展“白岩村第二届布依族风情节活动”。
----县委党校动员40户贫困户与“晴隆县二十四道拐旅游开发总公司”签订《入股协议》,入股资金200万元,每户贫困户三年分红资金9000元。
----2018年1月,县委党校到白岩村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活动。对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村常务干部、12个组组长、5户贫困户、6户“计生两户”进行慰问,发放慰问金11500元。
----帮助解决43户贫困户的养猪、养牛资金12万元。2018年3月,动员20户贫困户与“晴隆县草地中心种草养羊公司”签订协议,入股资金40万元,按照协议的规定,逐年领取分红资金。
----党总支通过积极争取教育、扶贫、民政等部门的2万元补助和学校筹集的6000元,让包保村3名贫困大圆了大学梦。
----党总支帮扶五星村建党员活动室资金2万元;白岩村党员活动室改造资金3万元,白岩村产业发展资金1万元。此外,党总支还积极争取相关部门对帮扶村的支持,帮扶村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完成30户,修建机耕道 1070 米,完成通组公路建设9.8公里,实施串户路6.75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83盏......
抓好产业促脱贫
白岩、五星两个村海拔低、温差小、土地多、水源好,对于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经党总支与村两委共商,决定采取能人带动、合作社带动等发展方式,做大做强两个村的食用菌、中草药、板蓝根种植等。
2017年2月,在党总支的支持帮助下,安谷乡胜荣中草药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正式成立。该合作社种植半夏63亩、何首乌107亩,带动贫困户15户,发放入股分红资金9000元。
同年,白岩村在党总支的支持帮助下,食用菌种植场的建成,基地占地面积20亩,总投资40万元的,种植平菇菌棒30000棒,出售鲜活菌子2000余斤,带动贫困户15户,发放入股分红 1.8万元。
同年,党总支支持帮助五星村完成板蓝根种植740亩,带动贫困户37户致富;沙仁种植300亩,带动农户44户198人。
两个村成立了合作社5个,以“村委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从事南板蓝、生姜、砂仁、食用菌、半夏等香料和药材种植,效果明显。目前,两个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改善,群众生活有了了大幅度提高,人均纯收入达到了9000余元。2017年,白岩村脱贫9户51人,五星村脱贫24户127人。白岩村2018年拟计划脱贫贫困户60户300人;五星村2018年计划脱贫61户300人。照此计划和发展情况,到年底两个深度贫困村完全可以实现人均纯收入超万元的脱贫目标。
(方卿)
责编:石金亚 卢生龙

 


我要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相关信息

热文排行

24小时 一周 一月

晴隆党校:“五种功”打好脱贫攻坚硬仗

亮点黔西南 | 2018年05月28日 14:55:17 | 方卿

近日,笔者在晴隆县委党校了解到,该校针对深度贫困村贫困面广、村民素质低、地域环境恶劣、贫困程度深、短板多、欠账大、政策研究不透、办法不多、工作推动慢、脱贫困难大等实际问题,对全县包保脱贫干部厉兵秣马,强化训练和培训“五种功”,不但使全县包保干部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助力脱贫攻坚,而且本单位在包保的白岩村和五星村工作实践中,亦取得了突出效果。

2017年以来,晴隆县委党校先后举办了“翠华先锋·精准扶贫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对全县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包村干部,包保干部、村组干部轮训了一遍,共计16期4000多人次。强化训练中,该校紧紧围绕修炼“五种功”来精心设置课程,使参加培训的扶贫、脱贫干部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练好“铁头功”。所谓“铁头功”,就是善于动脑、善于思考问题,用智慧解决问题。关于这一问题,党校开设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课题。让包保干部们学会用辩证的观点找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习了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和“地域性”等;学习了感性和理性的认识方法和分析、总结问题的“辩证法”,使广大干部懂得了在纷繁的矛盾事物中理得清思路,看得出问题,找得出解决矛盾的具体方法。
练好“千里眼功”。所谓“千里眼”,就是洞察事物的能力、观察事物的本领。关于这一点,党校依然采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课题,教会包保干部们理论联系实际,联系政策,联系国内国际的相关事实看待问题,观察和分析事物。
练好“铁嘴功”。所谓“铁嘴功”,就是“能说会道”的口才、善于交流沟通的技巧、能力和本领。针对这一项,党校开设了“演讲与口才”相关课题,旨在让包保干部们进村入户助农脱贫时能够很好地和群众交流,融为一体。
练好“铁掌功”。所谓“铁掌功”,就是一种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抓铁有痕的动手能力。
练好“铁腿功”。所谓“铁腿功”,就是脚踏实地、走村串户、爬坡上坎、深入基层、踏石留印的“功夫”。
这“五种功”,是干部干事创业的“底子”,更是完成“攻克深度贫困堡垒”的看家本领。因此,该校在教学培训中注重提炼教材,要求人人过关。
做贫困群众的贴心人
晴隆党校单位包保的是安谷乡白岩、五星两个深度贫困村。两个村都是少数民族聚居村,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8%,贫困发生率高于50%,贫困人口较多、工作难度较大,群众思想观念落后,不易接受新事物,等、靠、要思想严重。党校面对这样的两个村,首先采取“精神扶贫”。党总支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围绕传统美德、脱贫攻坚政策、十九大精神等内容,采取交流、座谈等方式,引导贫困群众大力弘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时代精神;同时“当好贫困群众的贴心人”;以桩桩小事、实事帮助群众,感化群众,团结群众,从而组织群众进行产业调整,最终实现产业脱贫目标。
----县委党校2017年春节慰问白岩村贫困户10户,每户200元,共计2000元;发放棉衣5件、棉被5床给困难户;慰问村常务干部5名,慰问金每人300元,共计1500元。
----2017年4月,县委党校联合县农业局帮助解决农户“春耕生产”玉米种子1240斤,折合人民币17360元,覆盖全村569户群众,解决了群众购买“玉米种子”难的问题。
----5月31日,县委党校领导慰问战马小学师生,送去乒乓球桌一台,价值1800元、毛巾、作业本、铅笔、中性笔、文具盒、羽毛球、乒乓球等文体用品,共计2800元,总计4600元。
----6月,县委党校与村支两委负责人一道,积极到县直相关部门、企业“化缘”,得到经费2.05万元开展“白岩村第二届布依族风情节活动”。
----县委党校动员40户贫困户与“晴隆县二十四道拐旅游开发总公司”签订《入股协议》,入股资金200万元,每户贫困户三年分红资金9000元。
----2018年1月,县委党校到白岩村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活动。对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村常务干部、12个组组长、5户贫困户、6户“计生两户”进行慰问,发放慰问金11500元。
----帮助解决43户贫困户的养猪、养牛资金12万元。2018年3月,动员20户贫困户与“晴隆县草地中心种草养羊公司”签订协议,入股资金40万元,按照协议的规定,逐年领取分红资金。
----党总支通过积极争取教育、扶贫、民政等部门的2万元补助和学校筹集的6000元,让包保村3名贫困大圆了大学梦。
----党总支帮扶五星村建党员活动室资金2万元;白岩村党员活动室改造资金3万元,白岩村产业发展资金1万元。此外,党总支还积极争取相关部门对帮扶村的支持,帮扶村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完成30户,修建机耕道 1070 米,完成通组公路建设9.8公里,实施串户路6.75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83盏......
抓好产业促脱贫
白岩、五星两个村海拔低、温差小、土地多、水源好,对于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经党总支与村两委共商,决定采取能人带动、合作社带动等发展方式,做大做强两个村的食用菌、中草药、板蓝根种植等。
2017年2月,在党总支的支持帮助下,安谷乡胜荣中草药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正式成立。该合作社种植半夏63亩、何首乌107亩,带动贫困户15户,发放入股分红资金9000元。
同年,白岩村在党总支的支持帮助下,食用菌种植场的建成,基地占地面积20亩,总投资40万元的,种植平菇菌棒30000棒,出售鲜活菌子2000余斤,带动贫困户15户,发放入股分红 1.8万元。
同年,党总支支持帮助五星村完成板蓝根种植740亩,带动贫困户37户致富;沙仁种植300亩,带动农户44户198人。
两个村成立了合作社5个,以“村委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从事南板蓝、生姜、砂仁、食用菌、半夏等香料和药材种植,效果明显。目前,两个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改善,群众生活有了了大幅度提高,人均纯收入达到了9000余元。2017年,白岩村脱贫9户51人,五星村脱贫24户127人。白岩村2018年拟计划脱贫贫困户60户300人;五星村2018年计划脱贫61户300人。照此计划和发展情况,到年底两个深度贫困村完全可以实现人均纯收入超万元的脱贫目标。
(方卿)
责编:石金亚 卢生龙

 

推荐阅读
廉洁普安  2024-09-17
黔西南公安交警  2024-09-15
黔西南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09-16
亮点黔西南  2024-09-20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黔西南州人民检察院  2024-09-19
普安县融媒体中心  2024-09-21
黔西南日报   2024-09-17
黔西南公安交警  2024-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