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睛隆

晴隆发展山地高效农业推进精准扶贫

2016年02月16日 09:22:56来源:亮点黔西南 作者:龙昌琳

亮点黔西南讯 近日,晴隆县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发展山地高效农业推进精准扶贫的实施方案》,要求全县各级部门进一步加大山地高效农业发展力度,壮大山地经济,推进精准扶贫。

该《方案》要求,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园区建设为平台,大力推进“羊、茶、果、蔬、烟、薏”等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狠抓品质提升、品牌创建、市场开拓、产品营销,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农业产业发展路子,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全力打造喀斯特山区特色区域经济示范带和生态文明先行示范核心区,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群众的生存发展问题,实现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

目标任务是: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羊、茶、果、蔬、烟、薏”等农业特色产业,到2020年,实现粮食总产量9.5万吨以上,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7.03亿元以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万元以上;农业产业助推15881户贫困户63179名贫困人口脱贫。

“羊”产业方面:新建人工草地30万亩,新建优质肉羊养殖基地100个,新建“晴隆羊”选育基地3个,新建羊舍50万㎡,新建青贮窖30万m3,配套草料加工机械1320台(套),配套建设草场公路102公里,全县优质“晴隆羊”饲养量100万只,出栏60万只,产值达到7.5亿元。种草养羊产业助推4042户贫困户15360名贫困人口脱贫。

“茶”产业方面:新建茶园高产示范基地3万亩,改造低产茶园3万亩,全县茶叶种植面积累计达15万亩且全部投产,实现年采摘茶青6万吨,年产干茶1.5万吨,产值6亿元;新建清洁茶叶初制加工厂15座,新建茶叶精制包装厂5座,改建茶叶加工厂25座,新增(改造)各类茶叶机械1850余台(套),新增年加工生产能力4800吨;启动建设“中国古茶籽化石博物馆”项目,建立健全茶叶营销体系,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和四川成都、广西横县、江苏苏州、湖南安化等大中城市开设晴隆茶叶营销部。茶产业助推2314户贫困户8794名贫困人口脱贫。

“薏”产业方面:全县薏仁米种植面积达15万亩,平均单产300公斤/亩以上,年产量达到4.5万吨,薏仁米原料总产值达到9亿元;沿“沙八线”打造2万亩高产优质薏仁米种植示范带,构建碧痕、大厂、沙子薏仁米加工产业带,把该县建设成为贵州薏仁米粗加工中心和薏仁米精深产品物流中心;开展薏仁高产栽培技术、新品种培育(选育)、新产品的开发和资源综合利用研究,在薏米阳光公司成立“晴隆县薏仁米研究开发推广中心”1个,在碧痕建立“薏仁米种质资源库”1个,确保2020年良种对薏仁米生产的贡献率达60%以上;抓好加工升级,逐步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产品附加值低的家庭小作坊,培育1-2家企业集团,重点扶持5-10家初加工企业,着力培育1-2家精深加工企业,实现加工年产值10亿元以上,到2020年薏仁米加工龙头企业达到5家以上,其中大型薏仁米加工企业3家以上;促进与淘宝网生态农业板块、天猫、苏宁易购、一号店、京东商城、未来生活网、中粮我买网、拍拍网、贵州电子商务云平台等电子商务网站合作,将晴隆薏仁米产品进行网上展示与销售,力争到2020年,卖家开店数量达到10家以上,本地薏仁米企业开店率90%以上。薏仁产业助推2028户贫困户7708名贫困人口脱贫。

“烟”产业方面:建成2个“基地单元”,新建密集型烤房800座,基本烟田达12万亩,种植烤烟4万亩,计划收购烟叶10万担,实现产值1.3亿元,烟农纯收入1.3亿元以上。烤烟产业助推1015户贫困户 3857名贫困人口脱贫;

“蔬”产业方面:蔬菜种植面积年均增长10%以上,到2020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15万亩,上市商品蔬菜总产量达30万吨,总产值达6亿元;新增无公害蔬菜产品认证2个,商品蔬菜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培育蔬菜产业化龙头企业2个以上,蔬菜合作社10个以上。蔬菜产业助推3811户贫困户14483名贫困人口脱贫。

“果”产业方面:大力打造优质核桃、优质橙类、优质桃(李)、优质梨、旅游区时令鲜果(李、樱桃、枇杷、葡萄)产业带,全县经果种植面积达25万亩,产量达20万吨,产值达8亿元,果农人均增收3200元。经果产业助推324户贫困户1231名贫困人口脱贫。

“药”产业方面:种植特色中药材3万亩,实现产值2亿元,重点抓好白术(1.5万亩)、急性子(0.2万亩)、柴胡(0.3万亩)、黄芪(0.2万亩)、白芨(0.5万亩)、白芷(0.3万亩)、艾纳香和其他地道中药材项目。药产业助推2283户贫困户8675名贫困人口脱贫。

畜牧(除羊)产业方面:实现生猪存栏18万头,出栏21.6万头,产值6亿元;牛存栏12万头,出栏4万头,产值3.2亿元;家禽存栏100万羽,出栏100万羽,产值0.5亿元。畜牧(除羊)产业助推15881户贫困户63179名贫困人口脱贫。

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该县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强化资金保障,强化涉农项目整合,强化精准扶贫,强化督促,层层分解落实,确保全县2020年与全州同步实现全面小康。(龙昌琳报道)


我要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热文排行

24小时 一周 一月

晴隆发展山地高效农业推进精准扶贫

亮点黔西南 | 2016年02月16日 09:22:56 | 龙昌琳

亮点黔西南讯 近日,晴隆县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发展山地高效农业推进精准扶贫的实施方案》,要求全县各级部门进一步加大山地高效农业发展力度,壮大山地经济,推进精准扶贫。

该《方案》要求,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园区建设为平台,大力推进“羊、茶、果、蔬、烟、薏”等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狠抓品质提升、品牌创建、市场开拓、产品营销,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农业产业发展路子,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全力打造喀斯特山区特色区域经济示范带和生态文明先行示范核心区,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群众的生存发展问题,实现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

目标任务是: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羊、茶、果、蔬、烟、薏”等农业特色产业,到2020年,实现粮食总产量9.5万吨以上,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7.03亿元以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万元以上;农业产业助推15881户贫困户63179名贫困人口脱贫。

“羊”产业方面:新建人工草地30万亩,新建优质肉羊养殖基地100个,新建“晴隆羊”选育基地3个,新建羊舍50万㎡,新建青贮窖30万m3,配套草料加工机械1320台(套),配套建设草场公路102公里,全县优质“晴隆羊”饲养量100万只,出栏60万只,产值达到7.5亿元。种草养羊产业助推4042户贫困户15360名贫困人口脱贫。

“茶”产业方面:新建茶园高产示范基地3万亩,改造低产茶园3万亩,全县茶叶种植面积累计达15万亩且全部投产,实现年采摘茶青6万吨,年产干茶1.5万吨,产值6亿元;新建清洁茶叶初制加工厂15座,新建茶叶精制包装厂5座,改建茶叶加工厂25座,新增(改造)各类茶叶机械1850余台(套),新增年加工生产能力4800吨;启动建设“中国古茶籽化石博物馆”项目,建立健全茶叶营销体系,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和四川成都、广西横县、江苏苏州、湖南安化等大中城市开设晴隆茶叶营销部。茶产业助推2314户贫困户8794名贫困人口脱贫。

“薏”产业方面:全县薏仁米种植面积达15万亩,平均单产300公斤/亩以上,年产量达到4.5万吨,薏仁米原料总产值达到9亿元;沿“沙八线”打造2万亩高产优质薏仁米种植示范带,构建碧痕、大厂、沙子薏仁米加工产业带,把该县建设成为贵州薏仁米粗加工中心和薏仁米精深产品物流中心;开展薏仁高产栽培技术、新品种培育(选育)、新产品的开发和资源综合利用研究,在薏米阳光公司成立“晴隆县薏仁米研究开发推广中心”1个,在碧痕建立“薏仁米种质资源库”1个,确保2020年良种对薏仁米生产的贡献率达60%以上;抓好加工升级,逐步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产品附加值低的家庭小作坊,培育1-2家企业集团,重点扶持5-10家初加工企业,着力培育1-2家精深加工企业,实现加工年产值10亿元以上,到2020年薏仁米加工龙头企业达到5家以上,其中大型薏仁米加工企业3家以上;促进与淘宝网生态农业板块、天猫、苏宁易购、一号店、京东商城、未来生活网、中粮我买网、拍拍网、贵州电子商务云平台等电子商务网站合作,将晴隆薏仁米产品进行网上展示与销售,力争到2020年,卖家开店数量达到10家以上,本地薏仁米企业开店率90%以上。薏仁产业助推2028户贫困户7708名贫困人口脱贫。

“烟”产业方面:建成2个“基地单元”,新建密集型烤房800座,基本烟田达12万亩,种植烤烟4万亩,计划收购烟叶10万担,实现产值1.3亿元,烟农纯收入1.3亿元以上。烤烟产业助推1015户贫困户 3857名贫困人口脱贫;

“蔬”产业方面:蔬菜种植面积年均增长10%以上,到2020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15万亩,上市商品蔬菜总产量达30万吨,总产值达6亿元;新增无公害蔬菜产品认证2个,商品蔬菜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培育蔬菜产业化龙头企业2个以上,蔬菜合作社10个以上。蔬菜产业助推3811户贫困户14483名贫困人口脱贫。

“果”产业方面:大力打造优质核桃、优质橙类、优质桃(李)、优质梨、旅游区时令鲜果(李、樱桃、枇杷、葡萄)产业带,全县经果种植面积达25万亩,产量达20万吨,产值达8亿元,果农人均增收3200元。经果产业助推324户贫困户1231名贫困人口脱贫。

“药”产业方面:种植特色中药材3万亩,实现产值2亿元,重点抓好白术(1.5万亩)、急性子(0.2万亩)、柴胡(0.3万亩)、黄芪(0.2万亩)、白芨(0.5万亩)、白芷(0.3万亩)、艾纳香和其他地道中药材项目。药产业助推2283户贫困户8675名贫困人口脱贫。

畜牧(除羊)产业方面:实现生猪存栏18万头,出栏21.6万头,产值6亿元;牛存栏12万头,出栏4万头,产值3.2亿元;家禽存栏100万羽,出栏100万羽,产值0.5亿元。畜牧(除羊)产业助推15881户贫困户63179名贫困人口脱贫。

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该县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强化资金保障,强化涉农项目整合,强化精准扶贫,强化督促,层层分解落实,确保全县2020年与全州同步实现全面小康。(龙昌琳报道)

推荐阅读
廉洁普安  2024-09-17
黔西南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09-16
亮点黔西南  2024-09-20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普安县融媒体中心  2024-09-21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黔西南州人民检察院  2024-09-19
黔西南日报   2024-09-17
黔西南公安交警  2024-09-18
亮点黔西南  2024-09-22